文章搜索

“保底收购+百万贷款” 村村旺为订单农业套上“双保险”

日期: 2022-03-04 13:49:38 作者: 村村旺 点击数:  

“保底收购+百万贷款” 村村旺为订单农业套上“双保险”

2022年01月11日19:17 | 来源:人民网-重庆频道

小字号

  人民网重庆1月11日电 “没想到这么快!从提交申请到贷款批复,只用了短短4天。我不用再为青菜头收割的人工费、材料费和运输费发愁了!”重庆市丽乎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洪刚说道。近日,该企业获批“村村旺订单农业”创新金融产品的首笔贷款,40万的低息信用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。

  融资难题,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小微农企。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,众多小微农企如同在金融机构的视线之外。近日,中国建设银行为“村村旺订单农业”量身定制的创新金融产品正式上线,该产品是为“村村旺订单农业项目”的小微农企建立的定制化信贷服务方案,是村村旺联手金融机构帮助小微农企,解决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慢的又一缩影。

  纾困解难 “百万低息贷”解决农企融资难

  早在去年6月,重庆市丽乎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与村村旺签下了1200亩青菜头种植订单。“生产前有订单,生产中有服务,生产后有销路。”对于黄洪刚经营的这类小微农企而言,无疑是再好不过的事儿。但摆在他眼前的还有更为现实的问题,每亩200-500元的土地流转费,再加种子、人工、肥料等支出,仅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就超过了40万元,对于小本经营的老黄而言,确实不是小数目。

  “像我们这种没有抵质押物的小企业,找银行贷款基本是不可能的。”老黄表示,融资难融资贵让他不愿冒风险,多年来在“慎重”中一点点前行,即便谙熟种植技术,却因订单农业的垫资压力而不敢签太多。

  要实现“订单农业”发展再上一个台阶,资金是绕不开的话题。融资主要是为了扩大种植,种植规模跟不上就没法接大单子。如何在关键时刻推动小微农企向前一步?

  自2019年起,村村旺已与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开展了融资贷款、供应链金融、便民金融服务等诸多合作。此次开发的金融产品是针对“订单农业”的一次创新,旨在解决小微农企在融资过程中的痛点,具有支持范围广、贷款门槛低、让利幅度大、审批效率高特点。

  具体而言,履约前村村旺为小微农企提供种植订单,并向银行提供有贷款需求的农企“白名单”,银行经过评估后即可向基地客户提供最高100万元的信用贷款;农企履约完成后,村村旺会将兑付款打至银行农企的注册账户,抵扣贷款后,剩余部分即为农企自有资金。

  见贷即担 村村旺为白户“精准画像”

  值得一提的是,为保障资金安全以及订单各环节的顺畅推行,村村旺依托农户信息采集、农企大数据分析、种植全流程监控等环节,构建出完善的“村村旺信用评价体系”,通过“勾勒”企业风险画像,帮助银行有效识别贷款企业的潜在风险,分担银行代偿风险,帮助银行敢贷愿贷。目前,村村旺已在涪陵、璧山、巫山、城口、秀山、石柱6个试点区县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,通过该体系实现了与基地信息联结、交易联结、服务联结及金融联结。

  “无论贷款用于缴纳租金、发放工资,还是作为流动资金,只要小微农企在村村旺的白名单之列,并符合银行的信贷条件,我们都愿意发放贷款。”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分行负责人介绍,“作为重庆供销合作社旗下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,这份白名单相当于‘村村旺的信用背书’,我们已为该项目提供了2000万的贷款额度,后期将随需求量而进一步扩大贷款额度。”

  2021年,村村旺已在梁平、永川、合川、石柱、万州、丰都、忠县等7个区县布局10万亩青菜头订单种植。经测算,约有70-80家小微农企有贷款需求。

  履约不难 “订单农业”被套上“双保险”

  “发展订单农业最大的难点在履约环节!”村村旺订单农业项目负责人陈雨道出实情,“2019年起,从发展梁平区种植青菜头开始,我们已经意识到青菜头的价格波动极大的影响着农企的履约热情。当农产品市场行情高涨时,他们更乐意自己找销路。”

  通常情况下,村村旺与重庆各区县的专业合作社签署订单合同,这些合作社对其所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卖、卖给谁拥有自主决策权,一纸订单合同无法约束合作社的股东单位履行合约。为保障农企履约,村村旺打出“组合拳”:“保底收购协议+低息授信贷款”,为“订单农业”套上了“双保险”。

  陈雨解释,以青菜头种植为例,一方面,村村旺与涪陵榨菜集团达成协议,在农产品市场行情低迷时,以保底价收购,保障种植户利益。另一方面,与中国建行合作创新金融贷款,在解决农企融资难题外,也保障了农企顺利履约。

  据悉,待中国建行“订单农业创新金融产品”数据直连上线后,贷款审批将采用系统直连模式,实现“申请-审核-放款”的全线上流程,放款效率还将不断提高。

  未来,“村村旺”还将继续推进资金周转环节集“数据采集、信用评价、对外展示”于一体的“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大数据应用”平台,加快基层供销社、村级综合服务社、农民合作社和各类涉农经营主体的信息化改造,助力实现线上“三社融合”发展。(胡虹、孙启凡、沈琳娜)